陳敏教授的構想經與母校東海大學湯銘哲校長、計算機中心楊朝棟主任以及應物系陳永忠主任商討後,決定在東海應物系開始實驗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。半年多來,無論在普通物理字幕的中文翻譯、edX學習平台與無線網路的建置、有時間限制的嚴格監考,以及學生學習、討論、課業輔導,實驗設備的擴充及實體考試的進行,均依循規畫中的方式進行。修課同學的成績表現,按照edX首席貢獻者麻省理工學院教授Walter Lewin 說:「也與MIT學生一般的成績表現相當。」,證明了這種教學模式是有效率而正確的。美國Simmons College的台灣大學訪問教授 Rong Tang特地利用視訊方式,訪問了陳敏教授與授課教師陳永忠教授。Prof. Tang為MOOCs研究的專家學者,經訪談後表示,東海應用物理學系目前進行的方式,顯然不限於MOOCs,也不只是翻轉教室,而是結合兩者又能嚴格監考的全新網路學習模式,學生除了能獲得學位所需畢業學分,更能創建獨立思考能力,並且能額外獲得世界名校發予的修課證書。
因此Prof. Tang肯定此教學模式將在未來廣泛地被應用到所有大學,並且建議應該有一個名稱來稱呼這種教學模式,最終該團隊決定未來一致以TMM(Tunghai-MIT Model)為名,將此教學模式對外公開。東海應用物理學系的這項實驗結果已獲得MIT的重視,MIT的edX團隊已開始思考利用TMM模式推廣至MIT的普通物理教學。近日國立清華大學、國立中央大學及逢甲大學均對TMM模式表示高度的關切與興趣。
陳敏教授表示,東海大學所推動「綠色博雅」的教學與研究決策是非常符合現今世界需要的大方向。網路課程的理念,就是要節省人類能源損耗,如果大部分的學習活動、學術活動和研究工作都能盡可能利用網路,進而減少因為交通旅行而造成的排碳量,那麼我們賴以維生的地球就能獲得舒緩。作為高等教育的大學更應重視永續經營的理念,共同為愛地球作出實質的貢獻。
陳敏教授回憶當年東海大學提供給他的獎學金,對家境清寒的他有非常大的鼓勵作用,為回饋母校,自102學年度起捐獻獎學金,連續五年共20個名額,每個名額台幣5萬元,相當於東海大學一學期的學費,捐贈總額達一百萬元。東海應用物理學系經與陳敏教授討論後,設立「陳敏先生MIT獎學金」,用以獎勵修習edX網路課程之優秀學生。陳敏教授鼓勵學弟妹能感受東海之美,奮發向學,為台灣乃至世界,開創一個更好的未來。